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与宝宝接触要亲密有间谁比谁更脏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并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而却很少提及相处的距离感。

婴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世上,有其独立的意志、尊严和需要,而因其完完全全需要大人的照料,其想法被抹杀,需要被淡化,看上去却像一个附属品,或是一个宠物或玩具,能让大人打着爱的名义随意处置——对其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就是来自充满爱意的成人世界的“亲密无间”。

这话有点儿残忍,很抱歉,事实真的是这样。

有哪个正常成人,喜欢不熟悉的人带着口水的劈头盖脸的亲吻,哪怕这个人真的很喜欢自己?有哪个人希望自己的好友在感冒时还对自己搂搂抱抱,对着自己的脸打喷嚏、喷着口水兴高采烈地说话?哪个人希望用别人的碗筷刀叉,尤其是擦汗和鼻涕的毛巾?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中许多人对宝宝经常做的事。因此,我们多数人潜意识里卫生意识是存在的。但我们仍然跟宝宝不分彼此。

为什么呢?我们不是“别人”,是“自己人”,宝宝是“自己”的,我们这样爱宝宝,不可能会伤害到他。更糟的是,成人们很享受这种过分的亲密感,潜意识里这种方式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跟宝宝很快建立了密不透风的情感联系,并为自己的浓浓爱意陶醉,也感觉貌似收获了宝宝的熟悉、信赖和爱的回馈。

奇妙的大自然给任何生物都精巧地设定了各种天敌,从而控制每个物种的数量。

人类科技、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猛兽等对人类的威胁已经微乎其微了,全球大大小小的战争也减少了很多,目前控制人口质量和数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这些细小的致病微生物,和整个地球有限的资源。

下面,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当今时代的微生物们,是怎样伤害我们的宝宝的。首先我们探讨一些认识层面的问题,很多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是存在出入的。

1人比东西脏

一个掉到地上的奶嘴,跟大人们用嘴含一含试过温度的奶嘴,哪个脏?宝宝自己吃饭,食物撒了满头满身,跟大人追着喂饭,不停地用嘴溅着唾沫星子吹凉食物,用自己的筷子给宝宝夹菜,甚至自己嚼烂了食物再吐出来喂给宝宝,从而保障了衣服干净、家中整洁,哪个脏?宝宝满地爬得满身泥灰,跟干净体面的感冒的成人,哪个脏?

本以为科学高度发达、信息渠道繁多、大众医疗知识普及迅速的今日,大伙儿会对这些基本健康常识有所了解,然而实际观察中,照料者、来访者往往对前者更为排斥,通常会试图马上纠正,而对后者更为宽容。

他们更介意“不整洁”,但只要外表光鲜靓丽,却对“有细菌”很宽容。或者说,他们对别人会有要求,对自己往往很宽容。即使有一定的医疗常识,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携带病菌,更不会伤害宝宝。另一些亲朋好友跟宝宝过从甚密,有可能也有欠缺知识和责任心的缘故。

而事实上,人要比东西“脏”很多。

对人类而言,一个人跟地上一块石头比起来,很可能人更脏。石头是没有生命的物质,喜欢寄生在活物中的微生物,大多不喜欢,他们在石头上面呆上一阵,要么死掉,要么休眠,至少也不会大量繁殖。

这上面绝大多数的病菌,人在长时间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抗体(这当然不是告诉各位地上的石头能舔,或掉在地上的东西能捡起来吃,只是相对而言)。

而人身上寄生的病菌,是人体最喜欢的,也最容易人际传播的,而且是经年累月筛选出来身体杀不灭的“优良品种”。

如果是同一家族成员,还有可能存在基因相似性,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更差,而接触渠道更多,比如致龋菌、胃幽门螺杆菌以及一些可能跟癌症有关联的病菌等,常见一家许多成员都是龋齿、都是老胃病,甚至都是同一类型癌症的情形。这些病菌,地上大多数的石头都是没有的。

婴儿通过什么途径提升自己的抵抗力呢?

1.他们从母体出来,就携带了很多母亲在自然中捶打了很多年获得的抗体。

2.之后妈妈的乳房会像宝宝在体外的脐带一般,母乳会将抗体源源不断地输入宝宝口中,帮助他抵抗外界细菌的入侵。

3.妈妈口鼻呼出的气体、皮肤上的正常菌群,也会帮助宝宝鼻咽部、肺部、胃肠、皮肤等部位正常菌群的建立,从而抑制有害菌。

4.在这几道防线的保护下,生命如白纸一般的小婴儿,也开始了自己在自然界摸爬滚打、跟各类病菌战斗的历程,不断地感冒、发烧、出疹子,然后痊愈或与病菌共生,从而开启了新一轮免疫力逐渐完善的漫漫征途。

5.宝宝唯一需要密切接触的人,是自己健康快乐的妈妈,她能帮助宝宝健全免疫力。跟妈妈在一起宝宝更开心,也会减少许多应激激素对免疫力的抑制作用。

6.怀孕、哺乳对宝妈也有不少益处,可以更好的养育孩子。大自然也非常神奇,在孕期和哺乳期,也能在一定程度调整妈妈的免疫力,通常是增强,让其尽量少生病。

7.即使妈妈感冒,症状往往也较轻,抗体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宝宝即使传染症状也会轻一些。

如何让孩子与“他人”保持健康的距离

1.人们一般不把龋齿、口腔溃疡、慢性病等当病,或自己携带了病菌,没有症状所以无从知晓。

除妈妈外,其他照料者或来访者,缺乏母乳这一纽带,身体的底细也不知道,基因同源相似性较差,需要跟宝宝维持一定的距离。

宝宝的免疫力还在一步步努力趋于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少地给他制造麻烦。

笔者并不是不让别人碰宝宝。而是强调一定的距离,哪怕这个人看上去很健康。

2.明确的感染途径尽量避免,即使是妈妈也要注意。

(1)感冒的人不要接触宝宝。

(2)不要拿手指在宝宝脸上又抠又捏,不要亲吻宝宝把满口的口水流在宝宝脸上、身上特别是小嘴上。

(3)脸上长脓包、口里有溃疡或口周疱疹、龋齿的人更不要亲吻宝宝,或含着宝宝经常舔的小手玩。

(4)不要将自己的贴身毛巾和衣物给宝宝使用,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给宝宝夹菜或用嘴嚼食吐给宝宝。

(5)接触宝宝之前最好能洗个手,因为很可能不记得刚才是不是摸了人民币、抠了脚、擦了屁股、打了电脑。

2老人相比年轻人更“脏”

首先,真的没有不敬老、老年歧视的嫌疑,只是陈述这么一个事实!你很可能不以为然,“我家老人最讲究了,衣服都要洗得发白,拿米汤浆过才穿。头发梳得錾亮,鞋子一尘不染。家里所有的家具和地板都见不到一粒灰尘,东西摆放得齐齐整整,怎么可能脏!”

人的一生就是跟病菌不断作斗争,从而健全免疫力的过程。老人的身体必然经历过最多的致病菌。老人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就像零件使用久了会生锈一样,老人免疫力下降,老化的器官也容易滋生细菌,而且经常是不常见的、难治的古怪病菌(常见、好治的细菌在长期的免疫协调过程中多被解决了,尤其是在当今抗生素滥用的情形下,经常能见到耐药的、非常难治的细菌)!

此外,因为时代因素,老人家受到的教育比较有限,有时很难理解疾病传播途径等概念。他们一辈子习惯如此行事,也有行为定势,也因记忆力、事物分析能力下降,或特殊疾病影响他们的头脑,有时候不仅难于配合,还可能作出让我们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他们很可能不避讳自己对着宝宝咳嗽、咳痰、打喷嚏,即使知道这样不好,也时常忘记,还会拿自己擦鼻涕或擦汗的毛巾或草纸,擦去宝宝脸上的汗水、眼角和鼻子分泌物、嘴角溢出的奶水和口水。

笔者还见过许多自己是医生的老人家,面对宝宝却毫无无菌观念,包子自己咬一口宝宝咬一口,把医院带回的,在办公室随便乱放的手机和笔给宝宝玩耍。这些东西上携带的病菌,有时非常要命。曾经有个8个多月的孩子,因为舔了舔从ICU带回的手机,罹患非常难以检查和治疗的细菌感染,笔者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已经在ICU吹了三个月的呼吸机。

3一定程度上的“脏”

1.让孩子“扎人堆儿”会少生病,是有道理的。

宝宝少生病的秘诀,就是接触大自然,接触各类人群。少量地、频繁地接触各种各样的病菌,产生各种各样的抗体,相当于让免疫系统不断地得到锻炼、完善,宝宝自然会更健康。

欧洲曾有研究表明,经常在森林里玩耍的孩童,往往身体更为健康,更少生病。

10余年前另项美国研究表明,在美国乡村,居住在牛棚、马圈附近的孩童,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几率至少下降50%以上。

当时关于孩童可否接触宠物的争议非常大,这项研究影响深远。欧洲北部许多幼儿园开始减少给孩子洗手的几率,刚在野地里疯玩的孩子,中午手脚并用地吃饭,反而很少生病。

因为各种原因,我国目前类似的研究非常少。但我们可以观察在农村,经常扎堆疯玩,在野地或田埂上光脚奔跑,玩鸟屎捅牛粪的孩子,往往非常健康。试想,我们万年前由远古人类进化而来,身体一定有某种防御机制,尽自己最大努力抵御感染性疾病。

2.过度保护的儿童,往往还成为了“药罐子”。

而在当今我国,卫生常识有一定普及,每家一个独苗,往往会受到一家人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

另外传统中医常识也强调保暖,客观上商品房普及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孩童之间交往也日趋减少。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从头到脚裹着厚厚衣服的孩子,他的手脚脸被不停地洗和擦,更不能在地上尽情地打滚、玩耍(而上述情况也属实,进嘴的东西、在脸上抠抠摸摸却不那么讲究)。

看到这儿你一定糊涂了——刚才不是一直在批判各种不讲卫生的行为吗?怎么这会儿又鼓励不讲卫生了呢?自相矛盾,到底想说什么?

笔者的意思是,一定程度的“脏”!任何事物都有一定限度,缺之不可,过犹不及。

这个“脏”主要来源于物品和健康人的陪伴,比如可以一起玩耍,也可以搂抱,而不是不知底细的人的亲吻、抠抠摸摸捏捏、共用私人物品等。

让宝宝接近大自然,在健康的人群中玩耍,但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分亲昵。尤其是非常幼小的,免疫力更不完善的宝宝。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经常恰恰相反!

我们更介意“看上去不干净”,对于“实际上不干净”却过分宽容。

小婴儿可以吃手、抓脸,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地上打滚,玩干净的水和泥沙,甚至可以接触经过检疫的宠物,也可以呼朋引伴,相约游玩,经常接触大自然。

洗干净小手自己抓食物吃得满身满头都是也未尝不可。然而,不建议跟大人共用餐具及私人物品,跟未检疫的宠物玩耍,或玩脏水(南方地区可能有血吸虫等寄生虫,或有工业污染)、从医院等地方带回的物品等也不可以。

手机、电脑键盘、钱包及钱等经常被人摸、容易藏污纳垢的东西也尽量少让孩子碰。

如果已知宝宝经常接触的人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更要让宝宝远离了,尤其是那种比较严重或非常难治的感染性疾病,如少见病菌、结核、肝炎等,或反复发作的肺炎、支气管炎,哪怕是普通感冒(尤其是老年人,感染的病菌往往不太常见)都不可以。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肺病、肝病、肾病、心脏疾病等,由于其容易感染各种病菌,要保持一定的亲密距离,尤其是需要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在感染性疾病活动期。

↓↓↓长按下方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478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