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竟会导致口腔疾病有数据有真相

幽门螺杆菌(Hp)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口腔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幽门螺杆菌,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某些口腔相关性疾病,并且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有某种关系,可能是胃部幽门螺杆菌复发再感染的来源。因此,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幽门螺杆菌传播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名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因尚未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虽然作了大量研究,提供了许多与该病有关的因素,但均未得到充分证实。

最近,国内研究团队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7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6个不同牙位龈上、龈下共12份菌斑进行检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94例,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Hp阳性率为56.9%,而对照组为28.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通过研究认为,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但与复发性口疮的发生相关,而且还得出,血液中幽门螺杆菌与人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等结构类似的多糖链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复发性口疮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这些研究均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幽门螺杆菌和上消化道疾患关系十分密切。

口腔扁平苔癣

口腔扁平苔癣的病因迄今为止仍未明了,有资料表明,口腔扁平苔癣患者的慢性胃炎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口腔扁平苔癣与各型慢性胃炎密切相关。

实验团队分别用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结果幽门螺杆菌阳性为36例,其中伴有黏膜充血、糜烂或牙龈上皮剥脱、红亮者22例,幽门螺杆菌均为阳性。故认为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引发口腔扁平苔癣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

牙周炎

有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实验团队采用PCR技术对46例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龈上、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牙周炎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平均39.1%,重症牙周炎组阳性率达52.3%,而健康对照组仅15%,提示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分布与牙周炎的程度密切相关。

口臭

口臭是指口腔中散发出令人不愉快气味的一种症状,与硫化氢和甲硫醇等气体有关。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年,其发现者Marshall博士吞服含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菌液以证实细菌的致病性,数天后其同事报告其口腔中散发出难闻的臭味,随着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其口臭消失。

研究发现,口臭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无口臭的受试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仍然是口臭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其在口臭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实验小组在消化不良口臭患者中,80%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口臭消失,对照组对抗菌失败的患者口臭没有改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三联疗法前后的症状进行统计发现,口臭的改善是细菌成功根除患者最为明显的主观症状,由治疗前的91.9%下降为3%。

口周皮炎

口周皮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皮损发于颏、鼻唇沟等处的慢性皮肤病。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口周皮炎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用ELISA试验检测73例口周皮炎患者血清抗Hp-IgG抗体,并与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口周皮炎组抗体阳性率达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进一步把73例口周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给予抗Hp三联根除治疗,第2组给予口服四环素,经治疗后口周皮炎的有效率第1组为89.5%,明显高于第2组的48.6%。上述结果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口周皮炎有关,推测其机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酸减少或缺乏,促进胃泌素的释放,后者通过血液循环产生皮肤血管扩张而导致皮肤疾患的表现。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认为,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长期聚集地,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口腔环境适于幽门螺杆菌聚集和生长,而绝大多数口腔疾患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研究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不仅能推动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还推动了口腔相关疾病病因学的发展,为这些疾病的解决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一切从预防开始,幽螺卫士牙膏可以帮助您。克/支原价68元/支,换购价12元/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633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