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导向装置内植入支架能够提高动脉瘤闭塞
摘要
在血流导向装置中再植入一个支架有文献已经报道,但在血流导向装置中植入支架的临床和影像结果并没有相关分析报告。在年AmJNeuroradiol杂志上O.Ocal发表论文结果提示:血流导向装置内置入支架能够提高动脉瘤闭塞率,原因是由于颅内支架更高的径向力而改善了血流导向装置的贴壁性。研究背景
血流导向装置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它能通过改变血流的方向或使其停滞,使得动脉瘤内逐渐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6个月后的动脉瘤闭塞率大约为75%,但动脉瘤完全闭塞前存在出血风险。为了增加血流导向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常联合其它技术,其中支架植入可增强FD的贴壁性,并防止血流导向装置移位。血流导向装置内置入支架的安全性及其对动脉瘤结果影响的对比研究,目前尚缺少相关内容。
研究方法
所有的病人都使用了单一型号的血流导向装置Surpass治疗颅内动脉瘤,由同一位术者于年5月至年9月在单中心完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这些病例。使用第二枚血流导向装置,使用Surpass之外的血流导向装置;以前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治疗的患者,或同期动脉瘤行囊内治疗的患者数据均被排除。
先释放Surpass血流导向装置,在下面几种情况再置入支架在血流导向装置内:宽颈或梭形动脉瘤内;着陆区域比理想更短的病例(防止由于支架前方缩短造成的延迟移位);支架着陆区域在血管弯曲地方(以便更好贴壁);血流导向装置部分覆盖了近端或远端着陆区域的重要分支(缩短导向装置、开放分支);载瘤动脉远近段支架着陆区域血管直径相差≥2mm。本文对比分析了支架组、非支架组的动脉瘤特点,以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
图1.A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动脉瘤;B血流导向装置后造影显示装置远端贴壁不良(箭头);C术后血管造影显示FD贴壁良好和FD内支架;D术后3月冠状位增强MR显示瘤体未显影;E6月造影随访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
研究结果
总共68例患者76个动脉瘤,35个患者(41个动脉瘤)仅应用一枚surpass血流导向装置(非支架组),33个患者(35个动脉瘤)在surpass血流导向装置中植入一枚支架(支架组)。使用的支架类型包括:Atlas支架22例;冠脉支架8例;Neuroform、Enterprise和LEO各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血栓病史、吸烟、血小板抑制水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恶性肿瘤、动脉瘤位置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支架组的动脉瘤要比非支架组更大(14.8:9.1mm,P<.=。在0-3月和3-6月时,两组病例动脉瘤闭塞率相似(73.3%:61.3%,P=.31,以及84.8%:70.2%,P=.14)。9-12个月的时候,支架组的动脉瘤闭塞率显著更高(93.9%:73.2%,P=.),1年以上的末次随访中,两组病例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没有显著差异(93.9%:82.9%,P=.14)。两组病例都没有临床相关的不良事件和死亡率,随访期间两组病例均有1例发生了载瘤动脉闭塞。非支架组,有2例发生了严重的支架内狭窄。
表1.非支架组与支架组临床特点的比较
表2.非支架组与支架组临床特点的比较
研究结论
相比单纯应用血流导向装置,血流导向装置内置入支架能够提高颅内动脉瘤的闭塞率,而不会显着增加手术风险,颅内支架更高的径向力或可改善血流导向装置的贴壁性。作为回顾性研究,相对较小样本量以及Surpass的超适应症使用,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另外,该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血流导向装置还需要研究。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李东波副院长
医院
审校
卢旺盛教授
医院
终审
黄清海教授
医院
血流导向装置的扩展适应症血流导向装置是治疗远端动脉瘤的趋势儿童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多中心病例系列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7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动脉栓塞临床几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