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海南日报对海南省海南省矿山砂石的报道

中科公益抗白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海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多种砂源供给保障机制,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00.1.17

麦浪委员建议:建立多种砂源供给保障机制

来源:海南日报发布日期:00-01-:43

本报海口1月16日讯(记者孙慧)砂料是建筑的基本材料,目前我省的建筑用砂基本以河砂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我省建筑用砂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为保护生态,我省对河砂开采越来越严格控制,如何解决这个矛盾?1月15日,省政协委员麦浪提交提案建议,我省要建立多种砂源供给保障机制,开发机制砂(是指用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矿石等加工成砂子再利用)和推进海砂的淡化利用,缓解目前建筑市场用砂紧张局面。

据省水务厅测算,目前我省每年建筑用砂需求量万立方米,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未来几年需求量还会增长。

麦浪建议,从未来长远发展看,我省需要建立多种砂源供给保障机制,缓解建筑市场用砂紧张局面:

一是要加快促成已出让砂场、石场建设投产,组织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加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二是要加强砂源资源勘查储备,并建立进口河砂供销对接机制,建立进口砂供应商与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用砂业主供销直接对接机制,直接签订供货合同,以降低进口砂的各项额外费用;

三是要推进海砂的淡化利用,尽快开展海南岛周边海域海砂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探索海砂合法合理开发利用;

四是要加速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海口、三亚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年处理建筑垃圾分别为万吨和50万吨)的基础上,加快出台支持政策和措施及相关地方标准,细化推进方案。

原文链接   海南省要求提高在产矿山生产能力,加快在建矿山投产,推进建筑骨料基地建设,以推进建筑石料、机制砂生产一体化,促进绿色、集约、高效生产,进一步优化开发布局和产业结构。

  《方案》规定,要全力推进现有开采建筑石料矿山达产。目前全省处于有效期内且正常开采的建筑石料矿山56个,保有资源储量万立方米,核定开采规模万立方米/年。各市县政府要针对当前矿山产能不足等问题,现场组织推进石料及机制砂生产保障工作,加强专项督促指导,协调解决矿山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矿山企业在确保环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开发力度、扩大产能,增加建筑石料和机制砂供给。

  要加快已出让采矿权的建筑石料矿山建成投产。目前全省已出让采矿权但未建成矿山或未投产的38个,保有资源储量万立方米,设计年开采规模万立方米/年。各市县政府要对辖区内未建成及未投产问题进行逐一梳理,加强分类指导,按“一矿一策”制定推进措施,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建筑石料和机制砂有效供给。对因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高等级林地、风景名胜区、安全距离不足等因素而无法实施开采的采矿权,各有关市县政府应依法依规通过矿区范围调整、资源等量置换、采矿权整合建设大中型矿山等方式进行处置。

  《方案》要求,要建设大中型建筑石料机制砂一体化生产骨干基地。要对标建筑石料、机制砂保障任务,加快出让大中型储量规模的石料采矿权,推进建筑用石料、机制砂一体化生产骨干基地建设。

  五指山、白沙、保亭、琼中等中部生态保护核心区市县,原则上不再新出让石料采矿权。从00年起,各市县原则上不再出让资源储量小于万立方米的石料采矿权。将骨干基地建设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从源头解决规划、用地、用林等问题,进一步简化有关环评等审批流程。探索建立建筑石料资源储备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收储、释放、运营制度。

  要以生态为底线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依法依规建设绿色矿山,新出让建筑石料采矿权应按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落实规划设计及建设投产,要提高建筑砂石骨料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突出建设大中型砂石骨料生产基地。同时,加快现有矿区绿色矿山建设,限期关闭小型石料生产矿山,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结构,促进整合开发,并将矿山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原文链接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784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