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医院内镜室主任提醒您根除幽门螺杆菌预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的感染率高达40%-60%,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20岁以下人群的感染率更是高达37.1%,高感染率也带来了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胃病的发生。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癌的最主要元凶之一,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无疑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因素。研究表明,大约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罹患胃癌,别小看这1%,假如我国有50%的感染者,就是7亿人;感染者中即使有1%的人不幸罹患胃癌,那么就是万人的恐怖数字!!!所以,重视幽门螺杆菌,已经刻不容缓。那么,何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才是最佳时机?阶段不同,效果不同。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与口,手与口传播,一旦感染几乎不能自愈,目前已被认定为感染性疾病。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所有患者均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大约15%-20%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大约5%-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不到1%的患者可出现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有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但是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可明显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尤其对于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如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有胃癌家族史、有不良生活嗜好等)。同时,预防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专家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胃癌的演进过程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幽门螺杆菌从定居在胃黏膜至进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经历五个阶段,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四个阶段有机会消除或降低胃癌发病风险。以下阶段是在胃镜下或通过病理诊断得出来的结果第一阶段为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定居在胃黏膜,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引起胃黏膜损伤。在病程初期,胃黏膜损害位于浅层,称为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消除%胃癌风险。第二阶段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病变由浅入深扩展,累及固有腺体,导致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胃黏膜萎缩变薄,大约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出现胃黏膜萎缩。在该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胃黏膜萎缩的进展,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逆转胃黏膜萎缩,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但却不能消除相应风险。第三阶段为肠上皮化生。在胃黏膜萎缩病变的基础上,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出现与肠黏膜相似的组织时,这种病理改变称为肠上皮化生,这种病变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前认为,肠化生一旦出现几乎不可逆转,此时,现在只有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延缓肠化生的进展,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第四阶段为异型增生。异型增生又称为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有轻、中、重三度之分。轻度有机会逆转为正常,中度及以后逆转的几率逐渐下降,癌变风险逐渐升高。高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即使切除了病变组织,其它部位的胃黏膜也可能演变为胃癌,此为异时性胃癌,但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降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风险。第五阶段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由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发生而来的为肠型胃癌,占胃癌的绝大多数。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不易发现,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时,通常已进展到中晚期,预后较差。即便发生了胃癌,很多因素仍然建议根除hp治疗,以改善胃粘膜炎性、防治异时性胃癌、或胃癌复发。在萎缩和肠化发生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收益最大。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是否进展为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菌株毒性、感染者遗传基因、其它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腌制食物、烧烤、水污染)等,均可影响病情的转归。但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则可降低胃癌风险,因此即使只有不到1%的患者可能出现胃癌,但原则上感染者均应行根除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中,根除治疗受益最大的人群为未发生萎缩性胃炎与肠化生的患者,在这之后,根除幽门螺杆菌虽然可降低胃癌风险,却不能消除胃癌的发生风险。既往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带来抗生素滥用、肥胖、肠易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但近期研究发现,规范的根除治疗不会带来这些不良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谓一石三鸟,利大于弊。专家教授们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能够预防胃癌,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因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相关消化不良和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消除或降低了胃癌的发病风险;二是减少了治疗消化不良等相关疾病的费用;三是可降低周围人群的感染风险。

综上,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不良、胃癌等多种胃部相关疾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病风险,在发生胃黏膜萎缩与肠化生之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消除胃癌风险,原则上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行根除治疗,根除方案首选四联疗法,根除成功率在90%以上。

1、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2、根据日本的经验,18-5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3、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

4、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5、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6、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本着科学、严谨、专业、通俗的科普知识宣传,使人们改变观念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重视预防疾病在发生之前,治疗疾病在发生之初。重视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和根除+胃镜检查,是预防胃癌的发生的重要手段。

——医院内镜室

咨询联系(胃镜室)

(赵增恩主任)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由赵增恩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834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