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治好后还会得吗

幽门螺杆菌治好后还会得吗

作者:何春萌审核:王玉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的问题,门诊上要求给自家宝宝进行Hp检测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可中国共用餐具的饮食习惯以及国内Hp的高感染率让治疗后的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还会再感染Hp呢?答案当然是有可能的,但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种概念:1.前次感染菌的再燃;2.感染其他类型的幽门螺杆菌菌种。现有研究认为治疗后小于6个月复发或者基因测序技术明确为同种菌群,认为是再燃,而治疗后大于6个月复发或基因测序技术显示为不同菌群,则认为是再感染。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全球每年HP的总复发率为4.3%。Hp的复发与年龄、性别、居住环境、家中儿童数量、共用床铺、水源、家人患有消化道疾病等有关。有研究显示复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复发率越低。

因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再次感染的风险还是存在的,但感染率低,可能与初次感染后的获得性免疫有关。

如何避免孩子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

1.预防家庭内感染:

(1)餐桌上用公筷,餐后用流水冲洗餐具且烘干;

(2)对婴幼儿的喂养要卫生,大人不要把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孩子,也不要大人孩子同筷同碗进餐;

(3)对已感染者除治疗外,生活方面要注意隔离(如:避免共同进餐,如有共同进餐,建议使用公筷;避免口对口亲吻孩子;避免共用刷牙杯、水杯等),从而避免幽门螺杆菌通过接触而传播;

2.口腔健康教育

口腔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胃以外的“第二定居地”,口腔作为上消化道的上端,是Hp感染胃部的必经之路,已有研究表明口腔Hp与胃内Hp存在相互传播的可能,也有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口腔及胃内Hp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儿童由于年龄小,牙齿排列结构较疏松,食物残渣易堆积于牙间,极大地提高了口腔细菌的生存率,从而增加了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为了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及减少治疗后复发,需要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积极治疗口腔疾病。

因此,治疗结束并复查阴性的家长只需要注意日常生活干净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家人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查,规范治疗,其实不用过分担心再感染风险。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836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