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用药 > > 正文 >

一人患病,全家ldquo遭殃rdq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超过40万,死于胃癌患者近30万,发病患者也逐渐趋于年轻化。

而说到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定是大家深恶痛绝的:它感染率高,易传染,一人患病,全家“遭殃”,还可诱发胃癌……

不少感染者都十分担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否一定会得胃癌?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究竟该不该彻底根除?根除后怎样才能避免再次感染?

幽门螺杆菌到底有多可怕?

1、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又会产生内源性致突变原。

2、幽门螺旋杆菌还原亚硝酸盐,而亚硝基化合物是公认的致癌物。

3、幽门螺旋杆菌代谢产物促进上皮细胞变异。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呢?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易黏附在幽门附近的胃窦部的黏膜上,位于胃黏液的深层,不与胃酸直接接触。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与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正常人群中约有50%的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更是高达70%~80%;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幽门螺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因此,如果有家人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人应特别注意。

虽然并不是所有感染螺杆菌的人都需要治疗,但是患有胃部疾病、十二指肠疾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特别注意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在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80%。

感染幽门螺杆菌症状你中了几条?口气重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的细胞毒素和蛋白不解酶,来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黏膜,进而产生炎症甚至溃疡。

胃溃疡

感染幽门螺杆菌(HP)后,幽门螺杆菌侵入到胃粘膜,直接引发胃溃烂,引起胃溃疡。

胃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的胃病患者,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此菌患者的10倍。

幽门螺杆菌(HP)的传播途径

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超过50%,约7亿人感染了此病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可传染性,通过以下途径都有可能中招。

1、唾液。

2、粪便传染。

3、接吻。科学家在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4、共餐。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在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很可能一家人都会被感染上,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会更多。据检测,我们日常使用的每双筷子上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就在~个。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1、保持口腔健康。

2、餐具定期消毒。

3、减少生食,喝生水,瓜果必洗干净再吃。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5、减少外出就餐次数。

6、做好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

口臭、嗳气、反酸、腹痛、腹胀等症状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表现,若需确诊,可就医进行C13呼气试验、C14呼气检查。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口-口、粪-口的途径传播,若有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也进行检查。

哪些人需要清除Hp?

①消化道溃疡、胃食管反流患者;

②早期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者;

③胃MALT淋巴瘤患者;

④活动性胃炎患者;

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者;

⑥有明显腹胀等症状,或主观杀菌意愿强烈者。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注意事项

目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最有效的方法是四联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铋剂可增加30%~40%的根除率;抗生素直接抗菌。具体用药方案需医生裁定。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程一般在10~14天,若治疗期间不遵医嘱、擅自停药等,容易造成根除不成功,而反复根除,则容易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加重肝肾负担。

此外,根除成功后需进行复查,并保持生活习惯良好,避免再次感染。

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别让胃病常伴身边!在生活中,如果当你或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时,记医院进行胃肠检查,预防胃肠病变发生。切记不可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END

来源:医院

往期推荐

1、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假的!眼皮跳到底咋回事?

2、“过午不食”的真相:不吃晚饭会发胖,更伤身

3、痛风人的低嘌呤食物榜,照着吃就对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817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