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用药 > > 正文 >

华领体检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管有无症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抗酸性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因此能在胃酸中长期生存。它利用鞭毛在胃粘液层内部移动、并附着于上皮细胞的表面,在胃粘液层进行增殖破坏粘液层,让失去粘液保护的胃上表皮细胞发炎,并能带来进一步伤害,是炎症症状恶化。

一旦感染,若不治疗,终身携带;

抗酸能力强;

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有1%的感染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很多朋友问,

我只是偶尔体检

发现了幽门螺杆菌阳性(以下简称HP),

但是没有任何症状,要不要治疗呢?

其实,

他们的潜台词大多是:最好不治疗。

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很多您的情况,

比如年龄、性别、既往史、家族史、

生活饮食习惯、甚至工作环境。。。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建议。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

都会建议根除治疗。

具体细节,今天,咱们就聊聊。

相关案例

?一个是50多岁的男性,平时身体很好,单位健康查体,腹部彩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考虑癌转移。进一步胃镜检查证实是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但他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胃癌家族史。由于发现得比较晚,虽经各方努力,但还是很快地离开了。

?另一个是30多岁的女性,没有任何诱因,突发呕血、黑便和头晕。血色素从正常一下子降到七八克,接近休克状态,情况紧急。急诊胃镜发现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她平时也是没有任何感觉,一般情况很好。经过一系列治疗,逐渐转危为安。

这两个病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就是平时没有任何不适感,

一起病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并发症表现,

一个是癌变,

一个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两位患者其实在几年前的常规查体中

均已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果当时能够根除,

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么严重的后果和风险了,

至少第一个病人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没有症状就等于没有病吗?

答案是否定的!

没感觉到不适症状,

不代表就没有问题!

反过来也一样,

真正患上某些疾病,

早期也并没有症状,

就像消化科医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早期胃癌的典型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目前的研究发现,

每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当中,

会有30位左右的患者有不舒服的感觉,

比如胃胀、胃痛、反酸、烧心等。

剩下的70位患者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症状。

研究显示,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会有活动性胃炎,胃黏膜都会存在炎性反应,包括慢性和活动性炎性反应,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增生、淋巴滤泡形成,活动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这些表现在内镜下,或者在病理切片下,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但是感染者并不一定感觉得到。

许多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甚至有的中重度的异型增生、胃癌,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或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多多没有特异性,不容易鉴别。临床上胃癌的癌前病变,比如肠化、异型增生,严重萎缩,大多是没有症状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的。

晚期,也是在早期没有症状才被忽略的,等到有症状,火烧眉毛了,才来做胃镜,很多人活不过5年(进展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30%)。

总之一句话,感染了hp,你没感觉到症状,并不表示它对你很友好,只是还没到时候。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

年4月19日我国发布的《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首次全面地阐述了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根除治疗的重要性:

01

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根除治疗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02

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

03

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消化性溃疡,即平时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04

胃恶性肿瘤

约1%的Hp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

我国有14亿人,就算50%的感染率,那么将有7亿人感染,即使1%会因为感染HP而罹患胃癌,那也将是万人,是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05

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Hp相关的消化不良。

06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少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不根除HP,何谈预防胃癌

幽门螺杆菌(HP)已定性为一类致癌因子,HP感染引起慢性胃炎,进而导致胃粘膜萎缩、肠化也已经被公认为胃癌发病的前期病变。所以年在日本京都,全世界的医学专家达成共识,预防和根除HP感染,应该作为预防胃癌的首要手段。

在日本,医生们把根除HP形容为“扑火”,希望通过根除HP而达到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病率的目的。

提倡从儿童和青年人就开始筛查HP,并及时根除,以切断形成慢性胃炎并向萎缩、肠化发展的根源,最终控制胃癌的发病。

年2月21日,日本开始实施消灭胃癌计划,对12~20岁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并将慢性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纳入医保范畴。实施该策略后,预期至年日本胃癌患者死亡率可下降约40%。

日本的胃癌5年综合存活率日本胃癌的发病率虽然很高,但因胃癌死亡的比率却很低,五年存活率达到了80%以上。

反观中国,据年中国癌症中心公布数据显示,年度新发胃癌68万例,因胃癌死亡49.8万例,5年生存率不足30%。

原因主要是得益于胃镜的普及,和全民消灭HP计划的实施!

我国特殊的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造成感染人群庞大

中国是HP感染的大国,有7-8亿感染者,预防和根除HP都任重而道远。以下是权委统计数字:

可见中国的一句俗话“十人九胃”,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此病菌,约占总人口50-56%。

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

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

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几乎为80%,十二指肠溃疡几乎%

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

在我国,60%的胃病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问题,有些专家甚至把胃癌称作“传染病”

儿童青少年感染率大约在30%-40%左右,尤其卫生条件差的集体生活的儿童Hp感染率更高,达64.39%

Hp阳性的儿童中,10岁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

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

加上我国的家庭结构、就餐模式,

从源头上避免口口传播,难度很大,

全面推广分餐制,难以实现。

那么就要在确认感染后,

及时根除,以防后患!

最好在40岁前根除,

萎缩前根除可完全消除胃癌风险

胃癌的发展模式叫做Correa模式:

根除Hp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可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

所以,在胃萎缩或肠化生前根除Hp,阻断了Correa模式"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几乎可完全消除胃癌发生风险。

已发生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者根除Hp,可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也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因此,根除Hp的最佳年龄为18~40岁。近期一项来自中国香港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人群中开展H.p根除也可获益,但其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效果要在根除10年后才能显现。

哪些人必须根除?

建议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一经发现,都建议根除。

14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除非有必要,不建议检测和治疗。

以下人群建议检测并根除

1.年龄大于等于40岁;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检查和治疗都很简单

检查是否感染,

一般常用的检测手段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简单快捷无创无痛准确。

治疗一般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

疗程10-14天。

觉得文章不错,底部点一下“在看”↓↓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877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