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用药 > > 正文 >

人文启迪解放以来的海南海港

解放以来的海南海港

年4月30日海南岛解放,从此,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上,海南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使海南岛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海南海港建设,也呈现出了新时期的风采。

一、解放后的海港新貌与海港奋斗精神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总是在比较中前进的。解放后的中国焕然一新,在各个方面都是百废俱兴,充满了生机勃勃。海南的海港发展也是如此,新社会海港的新面貌,是在与解放前的旧社会比较和对比中显示出来美好的。同时,人们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在海港的建设中充满了奋斗精神。

1.海港的新旧社会“两重天”

这样的例子比较多。如:

八所港在解放前是一片荒凉的沙滩。年日寇侵占海南岛后,从岛内和上海、台湾等地抓来了二十多万的劳工,强迫他们在八所港筑港口,“这些劳工在日寇的皮鞭下,工人们每天工作十多二十个小时,吃的是猪狗食,穿的是水泥袋,住的是‘猪仔棚’,有病不给治,重病遭火烧甚至惨绝人寰地把工人成批活埋、枪杀,二十万多劳工到后来只剩下几千人”,“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家王朝极力破坏港口各种设施,使港池淤塞,码头百孔千疮,破烂不堪”。这些都是解放前港口的黑暗时期。解放后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雷震天响,红日照海港。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八所港广大工人翻身做了主人。一批批我国各大港口的海港工人和退伍、转业军人,满怀建设宝岛的豪情壮志,来到八所港。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修复了港湾,使‘死港’焕发了青春,很快投入了生产,这个港口,以往只能停泊一艘吨左右的船只,如今能够同时停泊三艘万吨巨轮,起重运输和装卸设备全部实现机械化,港口吞吐量将达到开港初期的14倍”。

三亚港的今昔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昔日的三亚港,一片凄凉,航道淤塞,连几十吨的机帆船也靠不了码头。那时候的码头工人要下到齐腰深的水里装卸货物,靠肩扛棒抬。辛苦一天,连一椰子壳米也挣不到,晚上在街头破庙里栖身,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苦力佬,苦力佬,白天水里泡,晚上睡破庙,一根扛棒一根绳,手搬肩扛脚不停,压弯了腰背,饿死了老小”,唱出了码头工人对旧社会的血泪苦诉。解放后,在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港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港口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三亚港码头比年扩大了35倍,职工人数增加了多倍,现在吨的货轮可以乘潮水直靠码头,装卸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港口吞吐量逐年上升,年比年增加了三倍。

再如海口新港的新旧面貌对比。解放前,海口新港萧条冷落,泥沙淤积,河道堵塞,潮涨白浪滔滔,潮落一片泥沙滩,既无码头,更无仓库。能进出港的不过是二三十吨的木帆船。国民党反动派还在这里筑炮楼,设哨卡,游客行人望而生畏,不敢走近。人们要想来往海安、徐闻等地,只能在盐灶一带浅滩赤脚涉水上船。解放后,经过工人们艰苦的工作,港口不断得以扩建,到年2月,港口的机械设备也从原来只有汽车、吊车、拖卡各一部,发展到现在拥有各种吊车五部、牵引车八部、铲车五部的港口机械队。新港从投产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年年有盈利。年,港口吞吐量比年增长65.6%,年又比年增长7.2%。

2.“冲天干劲儿”的海港人

解放后的海港、人们干劲十足,出现了很多有特定时代色彩的海港人物。这样的报道很多。如《海南日报》报道年海口港的情况。在海口港的物流和装卸工作中,为了保证港口畅通,保证海南万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战备物资的正常调运,“广大革命职工把在革命大批判和对敌斗争中焕发出来的冲天干劲投入到生产中去”,他们:

“出勤率不断提高,生产不断上升,港口畅通无阻。6月中旬,外轮运来多吨化肥,根据正常装卸效率,要7天时间才能卸完,大家认为,当前农村急需供应肥料,国外阶级敌人无时不在造谣,污蔑我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国内一小撮阶级敌人也在千方百计破坏生产,能把这批化肥及时卸下调运农村,就是对国内外阶级敌人的一个沉重打击。于是迅速行动起来进行抢卸。在抢卸化肥过程中,各工种主动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革新工艺,提高装卸效率,如吊机从过去每吊1.5吨提高到3.82吨,有的工人有点病也主动参加生产,有的工人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肯下班,结果只用了两天多一点时间,就把化肥全部卸完,再一次创造了卸外轮的新纪录。”

类似的例子再如:

“海港工人坚守生产岗位,卸完了泊港的中外大小船舶的货物,及时供应了我区工农业生产和全岛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去年12月,全局革命职工以4天多的时间提前胜利完成抢卸希腊外轮‘沙士克斯’号吨化肥的政治任务,创造了海口港历史上最高纪录,为祖国争了光,为毛主席争了气!跟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和国内外一切阶级敌人沉重的打击。本月中旬,全局职工不分白天黑夜,又依时装完了1万多吨运往大陆的货物,目前出勤率不断上升,生产不断高涨,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新局面。”

除了以上港口装卸工作的“冲天干劲儿”,有些渔港的人们也是加班加点,赶着时间去劳动。如临高县新盈港的春汛是一年中捕鱼的黄金季节。夺得了春汛丰收,就夺得了全年增产的主动权。为了抢抓春汛,渔港的群众把备汛当作备战,抢分夺秒,日夜突击。头咀大队组织了二十六人的修船、造船专业队,有二十人连续开夜班赶修赶造渔船。村村队队,每家每户都像支援前方一样,船上要网就织网,熏船要柴禾就送柴禾。过去男人很少织网,现在也拿起网梭,开展织网比赛。竞赛的热潮很快遍及全渔港。昆社大队社员王碧团老两口,都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也赛起来,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织好了三张渔网。龙昆大队党支部书记黄庆显,全家上阵,修船织网,他样样干。他的十二岁的孩子也领了织网任务,妻子在备汛中成了拔尖人物,被评为全大队的织网能手。这样的阵势,可真是“南海波浪连天涌,新盈港内春潮急”啊。

二、新时期注重对港口的建设

解放以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海南的海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海港的改造、扩建。下面以“七五”计划期间(-)海南岛港口改造的情况为例予以说明。

“七五”期间重点工作是对海南港务局所属的海口港、洋浦港、三亚港、八所港和海南航运公司所属的清澜港进行改造和扩建,并开展马村港码头的建设和乌场港的规划。从年以来,用于改造、扩建港口的投资达到了1.89亿元。

从海口港情况看,年投资了多万元,由交通部四航局三公司负责水上工程施工,在北防波堤内侧建总长为米的码头,钢板桩结构的两个吨级泊位以及外围填海,建堆场、道路和仓库等28个项目。年3月动工,年4月经内部初步鉴定验收后,已简易投产。整个工程建成后,海口港增加年吞吐量55万吨。

以输出矿石为主的八所港,年至年,投资万元进行港口扩建、改造工程,其中用万元对杂货码头的万吨级深水泊位扩建,并新建一个万吨级泊位,一个吨级泊位以及一个米的小船泊位,用万元对矿石码头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两项工程在年底交付使用,使港口的年吞吐能力达万吨。年10月,国家投资万元,对八所港防波堤外移工程进行建造,该工程的前期工程于年8月正式开始(港池直径扩大至米,建一个有两个2万吨级泊位突堤式光板码头和一个米长的小船码头)分三年施工,计划于年上半年竣工。该工程竣工后,八所港的年通过能力将达到至万吨。

洋浦港是海南岛当时兴建中的最大的深水泊位港口,第一期工程正加紧施工。计划建设两个万吨级泊位与一个千吨级泊位的工作码头。长为59.2公里的港外公路工程按一级路型设计,二级标准施工,预计年上半年建成通车。水上工程由交通部四航局工程队负责建设。洋浦港工程如果全部建成,港口的年吞吐量,在设计上达到1万吨。

清澜港“七五”期间将新建一座吨级泊位和两个吨级泊位的商业码头,年底已动工兴建第一期工程,这个工程总投资额为1万元。预期年10月完成港口扩建、新建工程,并交付使用,使年吞吐量提高到50万吨。为了解决海南电力能源问题,年4月动工兴建马村港2万吨级煤码头和工作船码头各1座目,前煤码头上安装4台(每台重吨)吊机,其工程量已完成90%,此外,已建成.5米煤码头及防波堤米。码头吊现可以吊进大型机器设备。

从以上引述的材料来看,当时的海南海港的改造与扩建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人们干劲高涨,港口建设如火如荼。不仅投入巨资,而且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有重点,这些都是海南海港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

三、渔港功能的加强

解放以后的海南,在海港方面,不再有海盗侵扰,不再有军阀混战与外敌侵略,新生政权为美丽的海南岛创造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海南的海港,其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渔业和商业的功能大大加强。

海南渔港的概况

根据国家水产总局基建局年6月编绘的《全国沿海渔港图集》(海南部分)所提供的资料,海南主要的渔港共2个,其中国营海洋捕捞公司基地1个,群众渔港21个。国营海洋捕捞公司基地是国营南海水产公司基地(即海南岛白马井渔港)。群众渔港是:海口市海口渔港,文昌县铺前渔港、清澜渔港,琼海县青葛渔港、潭门渔港、博鳌渔港,万宁县港北渔港、坡头渔港,陵水县新村渔港,崖县三亚渔港、莺歌海渔港,乐东县岭头渔港,东方县八所渔港,昌江县昌化渔港、海尾渔港,儋县海头渔港、新英渔港,临高县新盈渔港、调楼渔港,西沙群岛永兴渔港。

年后,随着海洋捕捞生产发展和渔船避风抗灾的需要,除继续加强对原有重要渔港的整治建设管理外,又把一批尚未进行整治开发的原始港湾分期分批列入渔港建设规划,并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港口的建设和整治,使这些港湾为渔船创造了避风、鱼货装卸后勤补给等条件,从而使全省为海洋渔业生产服务的群众渔港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关于“对渔港认定有不同意见的,依照港口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和国务院关于渔港由农业部公布的规定,从年开始,对已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以文件或批准渔港章的形式)的渔港,及时呈报农业部行文公布,以法律形式,确认渔港港权。年,海南省已报农业部批准公布的沿海国营渔业基地、群众渔港和渔业港区共有44个。其中国营海洋渔业公司1个,群众渔港和渔业区18个,分为一级渔港6个,二级渔港10个,三级渔港2个。

海南渔港的类型与特点

????????????????????

1

海南渔港的类型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一级群众渔港。海南在年经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一级群众渔港的有6个,分别是海口港渔业港区、清澜港渔业港区、潭门渔港、新村渔港、三亚港渔业港区、新盈渔港。年海南省上报农业部国家一级群众渔港有2个,分别为八所渔港和白马井渔港。一个是国家二级群众渔港。根据国家规定的条件要求,海南在年经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二级渔港的有10个。分别是铺前港渔业港区、青葛渔港、港北渔港、黎安渔港、昌化渔港、新港渔港、海头渔港、新英渔港、干冲渔港、调楼渔港。

2

海南渔港的特点

1

不少渔港历史悠久

解放前就已存在

如白马井渔港,早在东汉时期是一个天然渔港,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但直到解放前还处于未开发的自然状态,解放后才逐渐建设起来。白马井渔港,自年底国营南海水产公司迁来后,就揭开了白马井港开发建设的新篇章。国营南海水产公司建成白马井海洋渔业基地,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开始兴建白马井渔港。再如新村渔港建于民国31年(年),由于侵华日本军队在港内筑起一座长52米、宽5米的码头和简易仓库,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炸毁,年由港务部门修复使用。年在此基础上扩建了长50米、宽40米能同时停靠3艘~吨级船舶的重力式码头,年陵水县水产局在港内兴建一座长25米、宽5米能停靠吨级渔船的浆砌石突堤码头;年新村镇政府组织群众自力更生筑建一条长米、宽2米的护岸堤。渔港历年建设为渔业服务的设施,是国家水产部门的投资。

2

解放后不同时期政府持续投入

加大了对渔港的投入力度

如海口港渔业港区,经地方和国家多次投资合计万元进行建设;潭门渔港自年开始,由国家、地方和其他方面共筹资.5万元;清澜港渔业港区,从~年,由地方、国家筹资万元进行建设;三亚港渔业港区,自20世纪60年初开始至90年代末,由国家、地方和其他方面共同筹资万元进行建设;新盈渔港,经国家、地方以及其他方面投资.8万元建设。

3

渔港区域地位重要

是所在区域的重要渔场

如三亚港渔业港区历来是众多本地和外港渔船的停泊、避风、装卸、补给和鱼货集散地,其港外海即北部湾南部及海南岛西部渔场,因为该渔场作业的方式为拖、围、刺、钓,四季都有本港和外港渔船,是面向南海海域的重要渔港和商港。此外,海南西北部的新盈渔港、白马井渔港、新英渔港、调楼渔港、海头渔港,海南东部的铺前渔港、清澜渔港、青葛渔港、港北渔港、新村渔港,都是当地的重要渔港,在所在区域渔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渔港所在的渔场规模宏大

有一定的体量与影响力

如上千艘规模的航船出入,在海南渔港中不在少数,如清澜港渔业港区年进出港渔船达艘,潭门渔港、新村渔港、三亚港渔业港区、新盈港、白马井渔港、八所港、铺前港渔业港区、青葛渔港、调楼渔港分别是艘、艘、5.6万艘、2.4万艘、1.2万艘、艘、艘、0艘、1.5万艘。

参考资料:《八所港在前进》《海南日报》年3月5日1版;《日新月异的三亚港》《海南日报》年3月26日1版;《海口新港面貌日日新》《海南日报》年9月23日2版;《海口港革命和生产形势一片大好》《海南日报》年6月27日1版;《海口港工人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在文化大革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海南日报》年5月1日2版;《渔港春潮急》《海南日报》年2月9日1版;云华《海南港湾》,海南人民出版社,年;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海南省志·渔业志》,海南出版社,年。

编辑:李雨聪

审核:张建

监制:常珊珊、段然

海南爱心扶贫网网址: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2004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