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p)。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二人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传播方式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亦可通过内镜传播,而且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
常见症状
反酸,烧心,胃痛,口臭,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易反复发作,嗳气,饱胀
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因
目前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主要包括:
1.使幽门螺杆菌穿透黏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
2.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
3.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
4.免疫反应物质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表现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用的检查
1.免疫学检测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Hp抗体来检测Hp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等。
2.[13C/14C]呼气试验
慢性胃炎患者Hp的检出率很高,50%~80%,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则更高,达90%以上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且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
1.采用联合用药方法;
2.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3.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4.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应先注意口腔卫生。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垢,牙结石等。可以先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锈钢保温杯不要混用,并且经常要蒸煮消毒,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分餐消毒碗筷。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有胃复春片、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胃得乐、乐得胃等。溃疡病患者尚可适当结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加上两种抗生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两个星期。由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抗菌方案的广泛应用,有可能扩大耐药性问题的产生。因此,将来替换性的治疗或预防策略,如疫苗预防或免疫治疗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
内蒙古健康管理中心
关爱健康分享健康传递健康
会议通知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年会经典影像征解析之呼吸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