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症状 > > 正文 >

医疗每日一练

医师修成笔记1、腹膜返折以上直肠癌早期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是A.向直肠上动脉旁淋巴结转移B.向膜股沟淋巴结转移C.向髂内淋巴结转移D.向直肠下动脉旁淋巴结转移E.向侧方淋巴结转移2、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不宜选用的复查方法是A.13C或MC尿素呼气试验B.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C.组织学检查D.快速尿素酶试验E.幽门螺杆菌培养3、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性治疗的药物是A.多潘立酮B.枸橼酸铋钾C.奥美拉唑D.铝碳酸镁E.雷尼替丁4、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早期倾倒综合征的最晚时间是餐后A.20分钟B.50分钟C.40分钟D.30分钟E.10分钟5、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门静脉高压症B.胆道出血C.胃癌D.胃淋巴瘤E.消化性溃疡1、答案:A。:直肠肛管的淋巴引流亦是以齿状线为界,分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状线以上,有三个引流方向。向上沿直肠上动脉到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这是直肠最主要的淋巴引流途径;向两侧经直肠下动脉旁淋巴结引流到盆腔侧壁的骼内淋巴结;向下穿过肛提肌至坐骨肛管间隙,沿肌管动脉、阴部内动脉旁淋巴结到达骼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状线以下,有两个引流方向:向下外经会阴及大腿内侧皮下注人腹股沟淋巴结,然后到骼外淋巴结;向周围穿过坐骨直肠间隙沿闭孔动脉旁引流到骼内淋巴结。上、下组淋巴网有吻合支,因此,直肠癌有时可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2、答案:B。:复查应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且在检查前停用PPI或铋剂2周,否则会出现假阴性。可采用非侵人性的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也可通过胃镜在检查溃疡是否愈合的同时取活检做尿素酶及(或)组织学检查。对未排除胃恶性溃疡或有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应常规进行胃镜复查。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只是检测抗体,不能判断是否复发。3、答案:C。: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由于24小时食管pH监测需要一定仪器设备且为侵人性检查,常难于在临床常规应用。因此,临床上对疑诊为本病而内镜检查阴性患者常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做试验性治疗(如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天2次,连用7~14天),如有明显效果,本病诊断一般可成立。4、答案:D。:早期倾倒综合征: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内,与餐后高渗性愈物快速进入肠道引起肠道内分泌细胞大量分泌肠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有关,加上渗透作用使细胞外液大量移人肠腔,患者可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出汗、无力、面色苍白等一过性血容量不足表现,并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晚期倾倒综合征:在餐后2~4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苍白、出冷汗、脉细弱甚至有晕厥等。由于胃排空过快,含糖食物快速进入小肠,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继而出现反应性低血糖,故曾称为低血糖综合征。5、答案:E。:溃疡侵蚀血管可引起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护士是怎样练成的1、关于冷疗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缓解牙痛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C.为高热患者物理降温D.控制炎症扩散E.扭伤早期减轻肿胀2、为血液病伴高热的患者降温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温水擦浴B.多饮水C.保暖D.头部置冰袋E.乙醇擦浴3、不宜使用冷疗的患者是A.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患者B.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患者C.高热患者D.慢性炎症患者E.烫伤患者4、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冰槽进行头部降温B.冰袋头部冷敷C.30%乙醇擦浴D.40℃温水擦浴E.冰囊冷敷大动脉处5、社区护士拟为居民讲座热疗基础知识,关于局部组织炎症后期应用热疗的目的是A.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和消散B.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消散C.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D.传导发散体内的热量E.提高痛觉神经的兴奋性1、答案:B。:冷疗的作用:控制炎症扩散: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和出血:减轻疼痛:减轻肿胀:降低体温。2、答案:E。:血液病患者禁止乙醇擦浴,因为乙醇能使血管扩张,可能引起出血。3、答案:D。:冷疗禁忌证: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者,如休克、大面积受损、微循环明显障碍等。②慢性炎症或深部组织化脓病灶。③对冷过敏者。4、答案:C。:乙醇擦浴是一种全身冷疗法,乙醇可使血管扩张,促进体热的散热,是最有效的物理降温方式。5、答案:A。:热疗的目的: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增强组织代谢,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轻深部组织充血和炎性水肿: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韧带组织松弛,缓解疼痛;保暖等。近期推荐课程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医疗课程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399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