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存在于人体胃黏膜中的一种重要致病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严重的能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食管癌。
最近,45岁的李女士很苦恼,因为去年8月她和先生查出都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两人服药后又按照医生要求复查,显示都治愈了。上周她再次去复查,没想到又复发了。
李女士想不通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自己为什么还会复发。原因是自从去年开始治疗后,在家里一直实行分餐制,坚持使用公用筷,她一直单独用自己的碗筷,在单位用餐时也自带餐具,在外面吃饭必用公用筷,家里买了消毒碗柜,经常消毒餐具,这么留意为什么还会复发呢?这次医生还建议她做胃镜,李女士觉得自己没有胃肠道不适症状,有做胃镜的必要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中医医院消化科吴红梅主任。
幽门螺杆菌复发有两种情况
吴主任说,确实有部分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出现复发,而且复发率有地区、种族差异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复发率很低,而在欠发达地区,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
从李女士口述中了解到,去年8医院第一次查呼气试验时DOB值为17,吃2周药后复查DOB值为13,医生给她重新换了药,10月第三次复查DOB值为5.6,医生说基本上正常了,不用服药了,只要注意不要让别人传染上就行了,李女士严格按照医嘱。但是上周李女士复查,DOB值为20。
吴主任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根除不彻底,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细菌死灰复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成功后的1年内;第二种情况是再次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杆菌。李女士的情况可能属于第一种,因为正常DOB值应小于4,而李女士最低的DOB数值是5.6,说明幽门螺杆菌并未彻底根治,停药后幽门螺杆菌可能会继续繁殖。
最好做胃镜检查
因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吴主任的意见是李女士的家人如果有消化道不适的表现,也要去复查呼气试验,看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有感染的话,需要全家一起治疗。
如果家人没事,只有李女士被感染,有条件的话最好做个胃镜检查,看看是否有胃炎以及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因为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损伤即出现活动性炎症,如果不治疗,病情常会逐渐加重,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胃癌,当然发展到恶性病变的进展过程是比较长的,一般在10年以上。
当然确实有一部分人群可能因为体质好,免疫力强,感染HP后不发病;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健康下降或者服用了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很有可能就会发病。根治幽门螺杆菌,是阻断病人向慢性萎缩性胃炎,往胃癌进展的有效途径。
吴主任介绍,胃镜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胃镜可以直接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诊断食管、胃的炎症、溃疡和胃癌等疾病,也可以做快速幽门螺杆菌检查。在日本的一些地区把胃镜作为常规体检,所以日本的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吴主任提醒,普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没有必要太紧张,但是对于有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泛酸、胃疼、胃胀等),或者做胃镜发现炎症比较明显的人群,这些人要根治幽门螺杆菌,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
专家介绍:吴红梅,中医内科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国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
擅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便秘、胃炎等消化系统常见病。
文/《中国家庭报》记者许希梅
推荐阅读: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院坐诊!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院出诊!今天的C位属于华坛骨科:实力这么壕,北京晚报反手就给我们整版赞!祝贺内科病区主任纪忠武的论文在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医院老年节送福送寿送平安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或预约专家,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