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现在可以确认,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将近80%的胃溃疡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
研究表明人类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其感染与年龄、地区、人种、社会经济状况、卫生状况、人口密集程度、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1%~93%,市区为50%,郊区为68.8%。
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特点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具有慢性持续性和易复发的特点,一旦感染,很难被机体自然清除,经过抗生素治疗清除后也容易再次感染。
2、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研究至今,幽门螺杆菌的确切传播途径仍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包括粪-口、口-口、胃-口等途径,其他途径包括医疗器械污染导致的医源性传播和动物源性传播等、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作为媒介参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3、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分为五大类别:微生物学培养、形态学镜检、尿素酶依赖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由于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对气体条件和营养成分等均有严格要求的细菌,其在体外培养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微生物学培养的标准方法。
4、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4.1WHO在年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前常用的“三联”或者“四联”疗法能够较好的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却不能防止其再次感染,且该疗法费用昂贵,副作用大,病人依从性差,易加快耐药菌株的速度。
4.2由邹全明教授领衔的科研队伍历经15年时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首个走完了临床试验拿到新药证书的疫苗,采用了分子内佐剂疫苗的设计理论,成功将增强免疫效果与降低副作用有机结合到一起,成就了一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Ⅰ类新药。
该疫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保护率大于72.1%。但对幽门螺杆菌已感染人群,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性疫苗。
4.3表位疫苗
表位疫苗是以功能性表位为基础在分子水平进行优化设计而形成的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重组表位疫苗及表位核酸疫苗等,是目前研制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疫苗设计的新方向。
l表位疫苗具有传统疫苗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
l选择免疫原性更高的表位提高免疫强度;
l选择保守的表位或者超型表位提高免疫广度;
l对表位进行优势组合,加入功能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去除抑制性Treg细胞表位等进一步提高免疫强度和广度;
4.多个不同表位或同一表位的多个变异型的组合来对付病原体的变异性免疫逃避;
5.去除表位所在蛋白中不必要甚至有害的部分,降低疫苗使用风险;
6.可以同时针对多种病原体;
7.应用广泛,不仅有预防作用,还可作为治疗性疫苗使用。
5、幽门螺杆菌表位疫苗的研究
5.1目前已有小鼠模型实验证实表位疫苗确实具有减少细菌定殖的治疗性疫苗效果。这些疫苗的表位组成主要涉及T细胞和B细胞表位两种,免疫途径以粘膜途径的口服或者滴鼻为主,疫苗形式则有多表位融合蛋白,质粒DNA或者合成短肽等多种形式。
5.2幽门螺杆菌表位疫苗离临床试验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1.疫苗的表位组成还需进一步优化;
2.表位筛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3.在表位疫苗的构建形式,递送工具和免疫途径等方面都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希望能早日实现幽门螺杆菌表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的目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带来福音。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什么药治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