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腾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专业主攻方向:消化道早癌、幽门螺杆菌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
几乎每次门诊都会遇到幽门螺杆菌患者要求杀菌治疗,这并不奇怪,说明民众对幽门螺杆菌的认知在逐渐提高。但与此同时,大多数要求杀菌治疗的患者都会不约而同的问一个问题——“我家孩子,是不是也应该来做呼气试验,一起杀细菌?”按理说,幽门螺杆菌会经消化道传播,天天一起生活的孩子很有可能已经被感染,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本期漫谈消化,我们就扒一扒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治疗选择。一、儿童是否需常规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
开门见山地说,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以及《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等众多专家共识意见综合来看,不建议对14岁以下儿童行常规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和治疗。
直白一点就是,如果儿童没有消化道不适,即便父母已经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依然不推荐带孩子去检测以及治疗。
作出上述选择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以下三点:
相对危害小。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超过一半幽门螺杆菌患者从儿童期就已经感染这个细菌。但真正发生严重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下简称胃MALT淋巴瘤)、甚至胃癌的风险远远低于成人。
儿童服药依从性差,药物选择受限。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服药的种类和剂量都有严格要求,间断1-2天都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儿童的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少吃、漏吃,甚至拒绝服药。与此同时,儿童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这些都不利于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反而容易造成细菌耐药。
再感染率高。成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次感染的概率通常不到5%,但由于儿童本身属于易感人群,即便成功杀菌,再感染率也显著高于成人。
二、哪些情况需要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
接上文,虽然常规不推荐检测和治疗,但也有例外。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患有消化性溃疡或者胃MALT淋巴瘤,那么考虑到上述疾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密切相关性,检测和后续的杀菌治疗依然是有必要的。
三、如何降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主要与国人共同起居生活的作息习惯和不分碗筷的饮食习惯有关。
因此,要降低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首先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儿童推荐使用专用的餐具,饭后分开清洁洗漱。其次,家庭成员之间不混用水杯、牙刷,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避免家长口中先测试温度、后喂食孩子的不良喂养行为。再者,注意孩子饮食多样化,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风险。
相关阅读
漫谈消化︱红肉or白肉?肉食主义者的红白之争
漫谈消化︱健康、美味还瘦身?酸奶真的这么好吗?
漫谈消化︱你会喝牛奶吗?科学喝奶没那么简单
漫谈消化︱“鸡蛋”里的那点事儿
漫谈消化︱方便面致癌吗?是垃圾食品吗?为你破解泡面的三大谣言
宣传中心编发校对:严晓文、王奕汀签发:俞新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20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滚蛋吧幽门螺杆ldquo菌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