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研究进展
李潇薛艳周丽雅(医院)
中华消化杂志,,35(10):-.DOI:10./cma.j.issn.-..10.
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的致病菌。根除H.pylori能使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等疾病治愈,并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1]。然而,成功根除H.pylori的人群可能再次出现H.pylori感染,从而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和MALT淋巴瘤复发[2]。因此,H.pylori的持续根除状态对于相关疾病的防治起决定性作用。
一、H.pylori感染复发的定义H.pylori感染复发是指治疗后4周通过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方法验证H.pylori阴性,随访时再次出现H.pylori阳性。H.pylori感染复发包括再燃和再感染。H.pylori再燃是指被药物暂时抑制而未能检出的原有定植菌株再次繁殖,在随访中被检出。H.pylori再感染指原有定植菌株被完全根除后,患者被另一种全新的或与原菌株同源的H.pylori菌株再次感染[3]。
二、H.pylori再燃与H.pylori再感染的鉴别H.pylori感染大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一旦在胃黏膜定植,同一菌株可持续感染数十年甚至伴随患者一生,故从同一患者胃内分离的H.pylori菌株是同源的,而不同患者的H.pylori菌株呈现显著的基因异质性。因此,能够应用现代分子指纹技术分辨治疗前和复发后的菌株是否同源,从而判断复发的原因是再燃还是再感染。目前普遍用于H.pylori菌株分析的分子指纹技术有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4]。
H.pylori感染的复发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在根除治疗后1年迅速下降,之后接近成人自然感染的概率。通过分子指纹技术证实,1年内H.pylori感染复发患者的菌株大多与原菌株同源,根除治疗后的13C呼气试验检测值接近临界值,组织学表现为H.pylori阴性的活动性胃炎[4]。上述事实说明,1年内的H.pylori感染复发与根除治疗失败有关,即大多数患者1年内的H.pylori感染复发的原因是H.pylori再燃。故多项研究将根除治疗1年内的H.pylori感染复发归为再燃,而将根除治疗后1年的H.pylori感染复发归为再感染[5]。
三、H.pylori感染复发率1各国人群复发率:
研究报道,H.pylori感染复发率波动在0~0./病人年。一项Mta分析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H.pylori感染复发率分别为0./病人年和0.13/病人年,而从第2年算起分别为0./病人年和0.12/病人年[6]。发达国家1年后的H.pylori感染复发率明显下降,而发展中国家仍保持较高的复发率。Gisbrt[7]报道,发达国家根除治疗后的H.pylori感染复发率约为0./病人年,发展中国家的感染复发率约为0./病人年。H.pylori感染复发率较高的国家有秘鲁(0./病人年)、智利(0.54/病人年)、越南(0./病人年)、孟加拉国(0./病人年)、韩国(0./病人年)等[8]。
2中国人群复发率:
年Mitchll等[9]报道,中国十二指肠溃疡人群H.pylori感染复发率为0./病人年;年周丽雅等[10]报道,中国胃癌高发区人群感染复发率为0./病人年;年王春江等[11]报道,中国接受根除治疗人群感染复发率为0./病人年。
四、H.pylori感染复发的原因H.pylori感染复发包括再燃和再感染。再燃很大程度上由根除治疗的成败决定,而再感染主要取决于易感人群和H.pylori再暴露。在此,主要探究再感染的原因。
1遗传与人群易感性:
Malaty等[12]进行了一项对双胞胎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H.pylori感染一致率为81%,明显高于异卵双胞胎的63%,表明基因对H.pylori易感性有重要影响。Azuma等[13]发现,HLA-DQA*在H.pylori感染个体中阳性率高,而HLA-DQA*在非感染个体中阳性率高,提示HLA-DQA多样性与H.pylori易感性有关。Epplin等[14]报道,拥有非洲祖先是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H.pylori再感染对于某些特定遗传背景的人群危险性更高。
2H.pylori再暴露:
H.pylori的流行率与社会经济水平呈负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流行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根除治疗后再暴露于H.pylori的概率更大,再感染的风险更高。但日本人群H.pylori感染率虽高,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的发生率却不高[15],这可能与日本经济水平和卫生条件较好有关。
研究报道,住宅拥挤、房屋临街、非水冲厕所等卫生条件较差的生活环境是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食物准备过程中的污染和个人不良饮食习惯亦是H.pylori传播的重要因素。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韩国H.pylori再感染率较数年前呈显著下降趋势[16]。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受侵入性胃镜操作的患者、有H.pylori密切接触的儿童群体H.pylori再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2]。家庭成员如母子、兄弟姐妹之间传播是H.pylori再感染的重要途径[17]。文献报道,1型糖尿病患者的H.pylori再感染率较高,贫血可能与H.pylori再感染相关[18]。
五、H.pylori感染复发的防治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不必进行H.pylori根除治疗后的定期监测。但是,在感染复发率较高的国家如秘鲁、智利等国家则需开展根除后的定期监测[4]。H.pylori流行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Rupnow等[19]预计,美国、日本等国家的H.pylori流行率将从年的12.0%、30.1%下降到年的4.2%、8.6%。我国人口众多,人与人之间的H.pylori传播率较高。因此,H.pylori疫苗的研制对于我国防治感染及复发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略)
长按识别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0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病元凶:中国超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 下一篇文章: 微生物论杀灭幽门螺杆菌,势在必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