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说说胃痛与幽门螺杆菌的故事

胃痛与幽门螺杆菌的故事●穆清中医学堂muqingzhongyi话说胃痛1、脾胃虚弱型主证:胃脘隐痛,喜暖恶寒,纳差,进寒凉食品疼痛加剧,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口泛清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治法:温中健脾,补气益胃。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炙芪15克、炒冬术12克、干姜4克、制附片3克、炙甘草3克、甘松3克、茯苓12克、炒鸡内金10克、砂仁3克(后下)2、胃阴亏损型?主证:胃脘嘈杂疼痛,食后尤甚,口干舌燥,喜食酸物,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尿少便秘,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苔,脉沉细。治法:养阴和胃方药:益胃汤加味:川石斛15克、炒山楂12克、乌梅7枚、南北沙参各12克、生地10克、西洋参3克、川连3克、杭白芍12克3、肝胃不和型主证:胃脘胀痛,串及两胁,胸胁痞满,噯气,呃逆,面色苍黄泛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情绪忧郁时症状加重,舌红苔白,脉弦细数。治法:疏肝和胃,活络化瘀。方药:失笑散合旋复代赭汤加减: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丹参20克、代赭石12克、旋复花包10克、姜竹茹10克、青龙齿30克(先煎)、枳壳10克、川楝子10克4、饮食伤胃型主证:胃痛,脘腹胀满,噯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秘结,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方药:保和丸加减:姜半夏12克、炒三仙各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代赭石12克、大黄5克、连翘12克、砂仁3克(后下)、枳壳12克5、胃络瘀阻型?主证:上腹疼痛,痛有定处,拒按,病情严重时疼痛加剧可见肢凉,汗出,痛连胸背,或见反复黑便,舌质紫或有瘀斑点,脉细或弦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胃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丹皮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三七6克6、寒热错杂主证;胃脘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治法:辛开苦降,和胃消痞。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炙草5克、黄芩10克、大枣十二枚、干姜5克、姜夏10克、川连4克、生晒参5克、大黄3克、蒲公英15克话说幽门螺杆菌十个胃病,八个有幽门螺杆菌,一般有医院做检查,绝大多数人能查出幽门螺杆菌超标。西医往往会告诉你,吃饭不注意卫生被传染了。治疗方案则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并且必须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将胃内幽门螺杆菌彻底杀死。那么一桌子人一起吃饭,为什么有的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出现胃胀,胃痛,嗳气种种不适,有的人就没事呢?尤其是中国这个吃饭用筷子,共餐一桌菜的国家。古人是怎么对付幽门螺杆菌的呢?1、行气降逆中医讲,胃气以降为和。这里的胃包括肠。胃和十二指肠运转机能正常,食物很快被消化转运走,不在胃和十二指肠间停留过久而腐败变质,怎么会产生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呢?所以中医在治疗胃病的时候常常用到行气降逆的药物,加强胃的通降机能起到抑菌的效果。2、中医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消炎药”曾经,国内学者对临床治疗胃病的常用53味中药及其复方,分别对幽门螺杆菌作抑菌试验,发现大黄、黄连、乌梅、丹参、三七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大黄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清除幽门螺杆菌作用,减轻炎症程度,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利于溃疡愈合。黄连主要成分为小蘖碱,抗菌谱较广,对幽门螺杆菌抑菌最高,并且对乙酰胆碱有解痉作用。三七不仅杀菌作用较强,且能通过改善胃粘膜微循环,而加速萎缩性肠化生或增生组织病理逆转。此外,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支莲、连翘、徐长卿、莪术等药理证实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127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